“土十条”修改50多稿?即将了2年终将出台?土壤污染到底该怎么治?
作者: 山东智信环保科技 来源: 互联网 发布时间:2016-03-15
“三大污染防治计划”于2013年同时启动编制,但一年内“大气十条”“水十条”相继发布,“土十条”数易其稿却迟迟不能出台。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,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透露,被称为“土十条”的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文稿已基本成熟,下一步将按程序报批后实施。
关系舌尖安全的土壤环境形势严峻,2014年4月,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,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.1%。
事实上,“三大污染防治计划”于2013年同时启动编制,但一年内“大气十条”“水十条”相继发布,“土十条”数易其稿却迟迟不能出台。原因之一是土壤污染防治涉及环保、农业、国土资源等多个部委,权限和职责重合交叉,需要厘清统合;原因之二则是我国在该领域的立法基本处于空白状态,只是在环境保护法、土地管理法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规中有一些涉及,却没有专门的法律,这严重制约了相关工作的开展。
对此,陈吉宁说:“大家都期盼土十条的尽快出台,这项工作始于2013年5月,按照中央的部署,环保部牵头,多个部门起草文件部署怎么做好土壤污染防治这样一项工作。两年多来,我们深入调研,广泛征求意见,反复修改,大概到目前已经修改了50多稿。我们也三次征求省(区、市)的意见和地方的意见,另外5次征求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。”
陈吉宁透露,目前文稿已经基本成熟,下一步按照程序报批后就可以实施。
一位业内专家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土壤污染治理中最大的难题是资金和技术,此外还有底数不清等问题,相关工作难度较大。
据了解,“土十条”编制中,主要的思路是问题导向、底线思维、突出重点、有限目标,立足于中国当前的国情,立足于经济发展的全局,坚持预防为主、保护优先、风险管控、分类别、分用途、分阶段地进行管控和治理,特别强调风险管控,重点是要夯实“两个基础”、突出“两大重点”、推进“三大任务”、强化“三大保障”。
陈吉宁称,“两大基础”是要摸清底数,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。“两大重点”,重点解决农用地和污染的建设用地。“三大任务”,分别是对未污染的土地怎么办、怎么保护好,正在污染的土地怎么处理,已经污染的土地如何做好风险管控。“三大保障”,要解决科学技术问题,提高科技保障能力,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,强化目标考核。